又一“十二五”规划新鲜出炉。昨天,记者了解到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已正式发布,对发展战略、目标等一一陈述。昨天,业内人士对行业内各子行业机会做出了分析。
规划
9000亿规模待市场挖掘
《规划》从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十二五”期间市场需求预测、“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发展重点及主要任务、政策性建议和措施意见等七个方面对行业发展状况和前景进行了阐述和规划,明确了行业发展战略是:推进我国工程机械产业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初步形成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主机产品、基础技术、功能部件的研发与制造体系;主要产品达到国际平均先进技术水平,实现我国工程机械产业由粗放型、模仿型、数量型向科技创新、效益型转变。
同时,《规划》还提出了行业“十二五”期间的具体发展目标,按照调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发展思路,预测到2015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销售规模将达到9000亿元人民币水平,年平均增长率大约为17%,其中出口260亿美元左右。2015年全行业销售收入和出口额均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
对于这一增速目标,安信证券装备制造行业高级分析师张仲杰认为,相比于过去5年27.5%的平均增速以及过去10年23.8%的平均增速而言,未来行业增速趋缓是中长期的发展趋势,这也说明工程机械市场容量远未达到饱和,行业天花板还为时尚早,未来5年行业销售收入仍趋势向上;在出口方面,我国工程机械大多出口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国家以及中东地区,这些国家地区大多与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及模式相同,我国工程机械凭借优越的性价比优势将获得巨大的出口市场。
展望
预计四季度迎来复苏
在投资策略方面,张仲杰认为,未来工程机械行业仍趋势向上,目前行业短期面临压力,紧缩信贷及基建、房地产投资下降直接影响下游的有效需求,预计7、8月份传统销售淡季仍显低迷,三季度也许是行业最差的时刻,在保障房建设及水利投资的拉动下,预计四季度行业将迎来复苏。
在天相投顾看来,工程机械行业下半年驱动板块的三个因素是保障房建设、收购兼并和海外扩张。不言而喻,保障房建设在下半年将快马加鞭。另外,一方面,行业经历高景气之后,龙头企业具备了并购的资金实力,而偏紧的资金面对被并购企业形成较大财务压力,促使其容易接受被并购的条件。预计未来一年内,随着并购机会的浮现,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将选择并购方式扩张;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逐步进入过剩周期,而国外行业复苏将持续深入,行业将启动新一轮海外扩张,海外收入占比有望达到甚至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进一步实现“中国制造,装备全球”的宏图。
在细分行业方面,基于《规划》,东北证券主要从挖掘机、起重机、推土机、混凝土机械、叉车等保有量较大的细分行业做了详细分析。
挖掘机:进口替代加速
挖掘机是工程机械最大的细分产品市场,行业成长空间大。
就我国市场而言,外资品牌仍占据主导地位。目前,国内主要公司,如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都在争先扩大产能,抢占挖掘机市场份额,国内公司的市场份额将逐步增加,而外资公司的市场份额将被压缩。
装载机:行业竞争格局稳定
相较于挖掘机竞争格局不稳,装载机行业龙头的市场份额稳步提升,从2006年到2009年,装载机前三位的合计市场份额增加了6个百分点。
其中柳工、厦工股份的市场份额分别增加3.7%、0.9%、1.4%。预计装载机2011年后出口将快速回升,行业需求将保持平稳增长,“十二五”期间年需求增速将在10%-20%。
起重机:近年保持稳定增长
我国目前以汽车起重机为主。去年,起重机行业销售份额进一步向龙头企业集中,中联重科、柳工、三一重工等5家公司占到了汽车起重机市场九成以上的份额。目前来看,主要公司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期末,徐工机械规划起重机业务年产值实现400亿元,三一重工规划目标是320亿-400亿元,中联重科与柳工也扩充起重机产能,柳工年产值规划为100亿元以上
推土机:山推股份稳居第一
相较于装载机、挖掘机等其他工程机械子行业,推土机行业市场容量相对较小,而山推股份在行业中一家独大,但盈利能力对钢材等原材料价格敏感度高,产品毛利率低。
混凝土机械:毛利率高居榜首
2010年,受房地产调控影响,混凝土机械的产量增速在工程机械大行业中排名靠后。但从长期看,城镇化进程将推动房地产与基础设施投资的平稳增长;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品混凝土占总体混凝土的比例还偏低,行业的需求仍将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
混凝土机械的毛利率在工程机械产品中也是高居榜首。目前市场主要竞争者三一重工与中联重科共占据市场80%以上的市场份额,竞争格局稳定;行业新进入者徐工机械、山推股份、柳工等虎视眈眈,但短期对行业的影响较小。
叉车:行业前景乐观
受益于国内物流行业发展与机器替代人工的发展趋势,叉车行业的年均需求增长有望保持在30%左右。但与推土机行业类似,叉车行业盈利能力对钢材等原材料价格敏感度高,产品毛利率相对较低。
目前来看,上市公司中安徽合力市场份额较高;但由于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新进入者增多,如山河智能、柳工等,竞争趋于激烈。